为什么说谢泼德成不了持球大核
发布时间: 2025-11-02
谢泼德在季前赛的爆发让人眼前一亮,但关于他是否能成为球队持球核心的争论,才刚刚开始。
“谢泼德他跟老鹰季前赛之所以能发挥好,是因为他打的是一二号位的摇摆人,他有的更多是出手权,不是控球权。”休斯顿纪事报专栏记者Iko这样解读,“一号位当时是霍老三,球在老三手里呢,所以谢泼德拥有的是出手权和部分控球权。”
这番分析直指一个核心问题:在范弗里特因伤缺阵的新赛季,火箭队究竟该如何使用这位表现亮眼的新秀?
01 持球大核,非人人可当
要理解关于谢泼德的讨论,首先需要明确什么是“持球大核”。

巅峰期的威少、哈登和詹姆斯是这一角色的典型代表,如今的东契奇和活塞的坎宁安也属此列。这些球员的共同点是既掌控大量球权组织进攻,又拥有充足的出手权自主得分。

与此形成对比的是,科比这样的得分手虽然不追求控球权,但需要大量出手权;而保罗、纳什这类传统控卫则相反——他们主导球权分配,但出手相对克制。
“那你看这些持球大核们都有一个共同特点,就是身体强壮,屁股大,你这样才能扛住比赛的强度。”分析人士指出,“因为持球大核面临的肯定是最大尺度的防守。”
从这个角度审视,谢泼德1米91的身板和83公斤的体重,确实与典型的持球大核身体条件存在差距。
02 季前赛表现,揭示真实定位
火箭对阵老鹰的季前赛中,谢泼德状态爆表,29分钟内爆砍29分6篮板6助攻4抢断3盖帽的全面数据。如此出色的表现自然引发了球迷的无限遐想。
但仔细分析他的得分方式,主要是“外线三分球投射、转换过程的突破、挡拆以后急停投”,这些都是典型的无球进攻和快速终结技巧。
篮球媒体《休斯顿纪事报》点评道:“谢泼德展现出了惊人的投篮手感和球场意识,但他的运球创造能力尚不足以支撑他成为全职控卫。他更像是克莱·汤普森与年轻期科沃尔的结合体,而非下一个哈登。”
的确,在那场比赛中,谢泼德的很多得分来源于队友创造机会后的终结,而非自己从头开始组织进攻。

03 假首发,理想定位?
针对谢泼德的特点,视频中提出了一个颇具洞察力的解决方案——假首发。
“这就是为什么我说谢泼德适合打一个假首发。那这样的话可以帮助文承担一部分控球压力,但出手权肯定就没那么多了。”
具体而言,就是让谢泼德先发上场5分钟左右,然后提前下场,在与第二阵容一起出战时获得更多发挥空间。

“这样的话,他既能拥有出手权,也能拥有部分的控球权。”
《体育画报》对这一思路表示认同:“火箭队不应急于将谢泼德推上他不适应的位置。让他与第二阵容搭配,既能最大化他的得分威胁,又能逐步培养他的组织能力,这才是对新秀最负责任的使用方式。”

04 身体条件,决定发展上限
持球大核的打法之所以对球员身体条件要求极高,是因为这种角色意味着每场比赛都要面对最高强度的防守压力。
一位西部球探在接受采访时分析道:“谢泼德的篮球智商毋庸置疑,但他的骨架和力量目前还难以应对NBA级别的一对一单打。在防守端,他面对那些身体素质爆炸的后卫也会很吃力。”
该球探进一步指出:“如果火箭强行将他放在持球大核的位置上,很可能导致他受伤或信心受挫。最理想的发展路径是前两年专注于提升力量和防守,同时完善他的控球技术。”
ESPN的专家团体也认为,谢泼德的未来更可能朝着“全能得分手”而非“球权掌控者”的方向发展。
05 火箭布局,未来可期
从火箭队的整体架构来看,他们其实并不急需谢泼德立即成长为持球大核。
随着杜兰特的加入,火箭已经拥有关键时刻的得分保障。阿门·汤普森的成长也让球队在控卫位置上多了一种选择。
《竞技报》的火箭跟队记者指出:“乌度卡教练体系向来强调整体篮球,而非个人英雄主义。上赛季的火箭已经证明了他们能够打出漂亮的团队配合——场均28.5次助攻高居联盟第四。”
在这种情况下,谢泼德完全可以按照自己的节奏成长,无需承担过重的压力。

谢泼德在季前赛的出色表现无疑为火箭的新赛季增添了更多可能性,但他的发展路径或许并非成为下一个哈登或东契奇。
做最好的自己,而非他人的复制品,也许才是这位年轻球员的正确成长方向。
您认为谢泼德新赛季在火箭队应该扮演什么样的角色?他未来有可能发展成为持球大核吗?欢迎在评论区分享您的见解!